您的位置::志国农业网 >> 重寄生属

八闽治水绘就河畅岸绿的美丽家园图景的确景天

时间:2022年09月15日

八闽治水:绘就河畅岸绿的美丽家园图景

福建省福州市,无人机航拍闽江及两岸风光。

10月24日消息:福建省环境质量报告日前再传佳音:今年上半年,福建省12条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为优,Ⅰ~Ⅲ类水质占比95.1%,比上年同期提高1.8个百分点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.3个百分点,其中Ⅰ~Ⅱ类优质水占比47.6%,比上年同期提高21.7个百分点。

2015年6月起,作为我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福建,在全省开展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,着力构建人水和谐、滨水宜居的生态水系循环系统,努力绘就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安全、生态”美丽新福建图景。

整治“大动脉”,推行最严“河长制”

八闽治水,重在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。2015年,福建出台了《福建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》,成为全国第一个推出省级“水十条”的省份。2016年,福建又率先实施最严“河长制”,将各流域突出问题的解决纳入环保目标责任书,推进党政同责,列入考核。福建省内的闽江、九龙江、敖江流域,分别由一位副省长担任河长,并确定其为河流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。“包河治水”弥补了此前“九龙治水”的制度缺陷,由各级领导担任河长,使行政资源的调配更为顺畅,也使治水的保障力度空前提升。

福建长泰县陈巷镇古仓自然村,每逢周末,许多游客到这里寻幽访胜。而几年前,这里还到处是猪圈,污水横流,刺鼻的臭味飘散在空中。实行“河长制”以来,陈巷镇镇长成为辖区流域内的第一责任人,河段按流经村庄又细划出8个河段长,河长、河段长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、失土问责。河长们借力美丽乡村建设,先后开展生猪整治、清淤保洁、管网铺设、乡村建设,拆除5360平方米猪舍,铺设4560多米雨污分流管道,完成人工湿地建设。古仓自然村的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,水变清了,环境美了,“玉米古仓”的名气也越来越响。水质好不好,比比就知道。如今在八闽大地,各地“赛水质”成为常态。今年2月,福建出台《全省地表水水质考核办法(试行)》,提出对各县(市、区)实施交界断面水质双月考核制度。环境保护好、水质保持好的上游地区,将得到更多流域补偿资金;水质不达标且持续恶化则少予或不予补偿,当地政府主要领导还将被约谈,甚至面临限批处罚。今年7月,福建首次对地表水水质进行考核并公布结果,水质排名在后十位的县(市、区)被公开点名并在官网曝光。福建省环保厅厅长朱华表示:“这一举措还是很有威力的。那些落后的县(市、区)领导在水质保护上马上加大力度,再也不敢掉以轻心。”

清理“毛细血管”,实行“一河一策”

打通治水“大动脉”后,福建又率先将流域整治“触角”伸向“毛细血管”。今年6月,福建省政府出台《全省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(2016—2020年)》,标志着福建水系治理向纵深、源头、治本全面推进。福建省环保厅总师许碧瑞说:“小流域就像毛细血管,毛细血管堵了、脏了,整个流域大血管清洁通畅就难以实现。”

秋日的阳光洒在福州桂湖溪,水光潋滟,依稀可见鱼儿在畅游。而在几年前,桂湖溪溪水黑臭,路人掩鼻而过。“2013年为劣Ⅴ类水质,全年水质达标率为零。”福州宦溪镇环保站站长吴财铮这样回忆说。经过近年来“对症下药”式的整治,如今桂湖溪流域水质全部达到流域功能区划要求,部分时段水质达到Ⅱ类水质要求,达标率为100%。桂湖溪也因此成为福建小流域治理的一个样板。

福建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坦言:“农村地区小流域受畜禽养殖、农村生活、农业面源、工业生产等污染及开发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,加上小流域监测能力和农村地区执法监管力量不足,导致水质的下降。”为此,福建坚持实施“一河一策”,要求排查造成每片小流域污染的具体原因,有的放矢、“对症下药”,根据原因逐片定方案,逐个断面提目标,逐个问题出措施,将精细化整治贯穿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的全过程。

“一年打基础,三年见成效,五年大变化。”整治小流域,福建提出,到2016年年底基本消灭垃圾河;到2018年,汇入12条主干流及直接入海的小流域消除劣Ⅴ类水体,消灭“牛奶溪”;到2020年,全省小流域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到90%以上。一场深入、持久、全面的“治水”攻坚战,正在八闽大地拉开帷幕。

路桥钢模板

一元嗨购

宁波打井

硬镜维修

纤维增强硅酸钙板

友情链接